大凡民間,幾乎每家每戶都有神龕。只能說是富裕的人家做得豪華一點,平常百姓做得簡單一點而已。家里的神龕,是家神的牌位,也就是我們給先祖敬香火的地方。這地方應該是整個住房最莊嚴的地方,來不得半點的馬虎。
春節期間,回鄉過春節,就有人找上門來了,說是要我去幫他家寫春聯,順便把香壇也寫上。我說我不會,可人家不這樣想,他說我是個出門在外的人,又讀過幾天的書,寫個香火那還不簡單?這下可把我難倒了。我讀過幾天書,而且還是個寫書的人,可確實沒有讀到“寫香壇”這一課。我急得團團轉,幾經周折,在村子里找了個“通用”的給免強應付過去。說實話,不是我不會寫,可以說我們這一代人,至少有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不會寫。相反,過去只讀過幾天私塾的人則信手拈來。新社會了,難道我們就沒要寫香火的人了嗎?要!而且市場還大得很,至少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廣大農村都還存在著,需求著。就是我們這樣一個小縣城,已經有人將其發展成為一項產業了。一個香壇有幾百塊錢的,也有上千志愿錢的,生意還興隆得很。前些日子,一個姓吳的的老農來到我這里,要我查查看吳氏的堂聯是什么,好回去幫別人寫香火。我愣住了,難道香火上的對聯也有講究的嗎?老漢堅定地回答:有!而且不能亂??磥砦业脧男聦W習了。通過走訪一些村寨,見到一些好的香壇,我都用相機記錄下來。又回到我的陋室里查閱大量的資料,方知這寫香火原來就是一門很深學問,有著嚴謹的科學性。在我國源遠流長的文化承傳中,香火已形成了一種豐富多彩的民族民俗文化。有的宗祠香火還列進了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。寫此文,意在弘揚中國傳統的民俗民間文化,讓更多的人記住鄉愁,知天地,報祖得,愛鄉愛民愛祖國。
在我們民間,不論修的是草棚、瓦房或是高樓大廈,我們幾乎列一例外的要將正房辟為堂屋,這是一個家庭人員公共活動的地方。所謂正房,比如三間房子,中間那一間多設為堂屋,也就是“正房”。城市里人叫它“客廳”。香火神龕,多設在這里,也就是堂屋迎門的后檐檣上。香火神龕的牌位香火神龕一般由堂號、神位、堂聯、神龕、報條等五個部分組成。每進一家大門,首先進入眼簾的是香火神龕,這是這個家庭的中心。其神榜上中心位置是“天地君親師位”或“天地國親師位”六個大字。這六個大字是有歷史來頭的。根據東漢的文字學家、經學家許慎在《說文解字》上說:“天,顛也。至高無上,從一從大?!苯忉專浩洹爸痢?,就是“最”,高到頂點,再也沒有更高的了。中國文字學里,“二”為上古字,“天”應看做是“人”字與上“二”字的會意字,人人頭上都頂著天,而天就是天空、天體。天由人來分,上高玄黑為天,下低黃土為地?!疤臁痹谝讓W里叫“乾”,按學者樊曉文的解讀,乾字蔵乙,乙即一之動;天其色為玄,玄字藏幺,幺即一,藏于幽。玄即天,為萬物之源?!暗亍痹谝讓W里叫“坤”,《說文解字》也說:“地也,易之卦也。從土、從申;土位在申?!庇终f:“地,元氣初分,輕清陽為天,重濁陰為地,萬物所陳列也?!边@里的“地”,當是大地、田地,于是其神龕之下才有:“土能萬物,地可發千祥”、“土中生白玉,地內出黃金”等此內的聯語。這是人們在敬畏天地寄托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?!熬H”或“國親”呢?中國人祭天地源于自然崇拜,中國古代以天為至上神,主宰一切,以地配天,化育萬物,祭天地有順服天意,感謝造化之意。祭祀君王源于君權神授觀念。由于在封建社會君王是國家的象征,故祭祀君王也有祈求國泰民安之意。也就是除了“君”之外,這里面也含有“親”。祭“親”也就是祭拜先祖,這樣由原始的祖先崇拜發展而來。